芜湖,起飞的安徽经济第二城,离长三角第一方阵还有多远?-600学习网
600学习网终身会员188,所有资源无秘无压缩-购买会员
文学/融金融
作者/夏晨
谐音词干”WUHOO,take off”因游戏主播达西玛而流行,使安徽芜湖成为网络名人。从区域经济的角度来看,芜湖也有潜力成为一个受欢迎的网络城市。同时,它被合肥和南京列为大都市,被称为”双核心城市”。到2021,它将成为一个双轨道交通城市,GDP增长率为11.6%,居长江三角洲城市之首。
芜湖的经济发展离不开一系列闪亮的企业名称:愚人瓜子.海螺水泥.奇瑞汽车.互联网时代小吃的前三只松鼠,甚至获得APP的罗振宇。长期以来,芜湖市上市公司的总市值一直位居安徽第一。芜湖经济的目标是冲击长江三角洲的第一个广场,为什么它能聚集这么多产业?未来芜湖和省会合肥以及长江三角洲其他城市之间的差距是多少?
芜湖在过去三十年里取得了多少进步?
到2021,芜湖市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4302.63亿元。如果我们把这个数字放在珠海,它领先于广东.湖州.浙江和中国其他城市。如果把它放在江苏省,它基本上相当于淮安和镇江,其实力不容低估。
然而,谈到芜湖的经济,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记录。也就是说,芜湖的GDP是过去30年来中国GDP排名中增长第三快的城市。1990年,芜湖的GDP位居全国第175位。2008年,芜湖首次超过安庆,在安徽省经济总量中跃居第二位。到2021,该排名已跃升至全国第56位,在过去30年中,排名已直接上升至129位。
芜湖作为中国首批开放港口的内陆城市,地理位置优越。2011年,被划分为地级巢湖市的武威市2020年GDP总额为511亿元,在安徽省县域经济中排名第五。
长期以来,芜湖发展的经济障碍曾经来自南京。20世纪80年代,芜湖决定了长江沿岸城市的最新战略:抓住机遇,增强自身实力。但事实上,大多数开发区和企业率先在南京和江苏南部的几个城市定居,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不想去芜湖。
20世纪90年代,安徽省的经济战略也随之调整,经济发展战略逐渐转移到长江沿岸地区。政府工作报告还明确了”八五”期间万江经济带的重点发展。在外部环境方面,1990年4月18日,上海浦东正式宣布对外开放。以浦东为核心的制造业向江苏和浙江辐射,而靠近江苏西部的芜湖自然有机会受到一些辐射。为了获得优惠政策.税收和投资促进,芜湖于当年9月率先建立了小型经济开发区。
开发区已经落户,下一步是吸引投资。从1996年到未来五年,海螺集团.奇瑞汽车和美的工业园的出现改变了芜湖未来的经济地位。
从资源优势和投资促进环境来看,芜湖无法与苏南竞争,所以一开始只能从省内企业做起。当时,芜湖市具有一定盈利能力的国有企业白马山水泥厂缴纳了超过5000万元的年税。许多人认为他们可以建立一个强大的联盟,所以他们喜欢上了隔壁宁国的海螺水泥厂。当时,在大型基础设施启动的背景下,海螺引进了日本最先进的生产线,并借钱向海外扩张。
芜湖主动寻找海螺水泥,并要求对方购买白马山。同时,海螺总部迁至芜湖开发区。优惠条件是最大限度地享受税收优惠。同时,它还发布了户口登记配额和家庭建设等条件。
1997年,海螺将白马山水泥厂重组后,在香港和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取得了全面的成功
“人才工作关系到城市的整体发展和未来,所以我们再怎么强调也不为过。”今年3月15日,芜湖市委人才也发出了这样的信息。由于它离长江三角洲太近,吸引人才一直是芜湖的头疼问题。因此,许多来自芜湖的明星级企业家,包括罗振宇,被邀请以明星效应吸引年轻人才。同时,它还推出了一系列政策,如人才补贴和人才公寓。
当然,芜湖工业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同质化。一些研究指出,芜湖市与长江三角洲其他城市的产业结构趋同较为严重。以2017年为例,除上海外,芜湖等长三角25个城市的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均在0.9以上。结构差异越小,产业融合程度越高,意味着城市之间的竞争越激烈。
从产业结构来看,芜湖市和长江三角洲其他城市,特别是周边城市难以实现产业错位发展,尤其是主导产业选择的重复和相似。芜湖市整体产业竞争力仍然薄弱,缺乏具有芜湖特涩的新型经济产业。
当然,过去十年来,当谈到芜湖最具地方特涩的新兴企业时,肯定会有三只松鼠。这三只松鼠分别于2012年和2019年推出,被誉为”中国坚果销售第一品牌”,首次诞生于芜湖的一个住宅区。然而,为什么这三只松鼠选择在芜湖定居?首先,作为休闲食品企业,芜湖的选择应该植根于其历史渊源。自古以来,这座城市一直是江南油炸食品的生产和销售中心。安徽南部的瓜子和核桃一直将芜湖视为中转基地。20世纪80年代,芜湖还诞生了一个全国知名品牌”愚瓜籽”。其次,作为长江沿岸的三线城市,芜湖一直以其开放和高效的商业环境而闻名。总部运营的人力成本和地租相对较低。正如三只松鼠的党委书记潘道伟所说,面对其他一线和二线城市的员工面临的问题,如安顿下来和买房,芜湖对年轻人尤其友好。
错位发展一直是芜湖经济发展所追求的理念。从可以模仿和复制到三只松鼠的方特主题公园来看,芜湖三十年的经济发展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成功的关键是城市或企业是否选择在不同领域竞争,然后找到专注于资源开发的轨道。
标准物质
1.安徽省芜湖市出现了一只独角兽,估值110亿元
2.芜湖:从省级副中心到长三角第一广场,大江信息
3.芜湖十年产业创新,大国崛起
*本文中的图片均来自网络
融融金融:城市商业的新媒体,区域经济的纽带,产业趋势的发现地。
600学习网 » 芜湖,起飞的安徽经济第二城,离长三角第一方阵还有多远?-600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