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家头部AI企业财报对比-600学习网
600学习网终身会员188,所有资源无秘无压缩-购买会员
来源01财务
作者Yao Li
对于人工智能初创企业而言,研发能力决定了它们在技术突破和商业实施方面的竞争力。高R&D投资是一个共同特征,但人工智能企业采用不同的R&D投入策略,因此在财务比率方面表现出不同的特征。
4月7日,证监会披露的信息显示,人工智能企业云技术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技创新板上市的注册申请获得批准,云技术在更新后的招股说明书中披露了其2021财务报告。此前,在上唐科技(00020.HK)和创新启智(02121.HK),分别于2021年底和2022年1月登陆香港联交所后,香港两家股票人工智能企业于3月份披露了2021的财务报表。
基于2021的财务报告数据,以下分析了三家领先人工智能企业在不同研发战略下的毛利率.期间费用率.净销售额率和其他财务比率的特征。
表1三家企业2021业绩及上塘科技创新旗志二级市场业绩(截至2022年4月25日)
来源:风力信息
1. 研发比例:尚唐科技专注于技术积累.创新.智慧和商业化
大型研发支出是这些人工智能初创企业的共同”需求”。然而,从研发投入的强度来看,它们在追求技术突破以及研发与商业化之间的权衡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在这三家企业中,尚唐科技的长期原则和创新与智慧的商业化是两种不同的战略,这导致了两者在研发投入方面的差异。
表2三家企业研发费用/支出占营业收入的比例
资料来源:尚堂科技创新事业2021财务报告.云聪科技招股说明书
创新启智注重研发的商业化。在招股说明书中,创新启智介绍说,它重视在研发中对下游产业的理解。研发工作集中在具有潜在商业化机会.低竞争壁垒和节约成本的领域,从而优化资源。这种研发战略也反映在财务比率上。在这三家企业中,创新智慧过去三年的研发支出所占比例最低,其中2021研发投资占收入的38.1%,没有股权激励的研发支出占收入的29.8%。
尚唐科技坚持长期的研发原则。对于新兴高科技企业来说,随着收入规模的扩大,研发费用的比例将逐渐下降,直至相对稳定。而上堂科技在三家企业中收入规模最大,研发投入占比最高。到2021,研发支出将达到30.6亿元,占总收入的65.1%,这表明上唐科技仍然更加注重技术开发和积累。2022年1月,新一代人工智能计算中心(AIDC)在上海临港正式落成。其峰值计算能力达到3.74亿次,成为亚洲最大的人工智能超级计算中心之一。尚唐表示,将向学术和工业合作伙伴开放SenseCore的技术能力,这意味着其技术布局可以在行业中发挥”基础设施”的作用。
2021,从科学技术的角度来看,云将在研发支出方面显示”克制”。根据招股说明书,到2021,云聪科技的研发费用将从2020年的5.8亿元下降到5.4亿元,占收入的比例也将由2020年的76.6%下降到49.7%,处于三家企业的中间。需要注意的是,2020年,疫情对云的影响来自科技业务
资料来源:尚堂科技创新奇志2021财务报告.云聪科技招股说明书.第一智库
根据三家企业的财务报告数字,或根据财务报告数字计算包括研发.销售和管理/行政支出在内的期间费用率。2019年.2020年和2021,上塘科技将分别达到103.6%.133%和140.4%;云聪科技分别为131.9%.156.9%和106.4%;创新和智慧分别为138%.94.6%和103.7%。无论2020年疫情导致的高周期成本率如何,从表3可以看出,以研发为重点的上塘科技的周期成本率正在上升,并将在2021处于三者中的最高水平,而以科技和商业为重点的相对”受限”云的期间成本率相对较低。
4. 2021,三家企业在不同毛利率和期间费用率水平下的营业亏损率差异不大
进一步探讨毛利率和期间费用率对经营水平损失的影响。从毛利率中减去当期费用率(计算结果接近净销售利润率)。通过比较发现,虽然三家企业的研发策略不同,导致毛利率和期间费用率存在较大差异,但当两者结合考虑时,对损失率的影响并不显著。如果不考虑其他非经营因素,毛利率减去当期费用率即为净销售利润率,则三家企业的净销售利润约为-70%。
表5毛利率和期间费用率对三家企业亏损的影响
资料来源:尚堂科技创新奇志2021财务报告.云聪科技招股说明书.第一智库
如果我们着眼于未来的发展,随着收入的增长,在规模经济的影响下,期间费用率的弹姓大于毛利率的弹姓。例如,在表3中,期间费用率下降幅度最大的是云聪科技2021将同比下降50个百分点。因此,仅从财务比率变化的弹姓角度来看,期间费用比率较高的企业有更大的提高亏损率的空间,上塘科技的未来业绩将更具弹姓。当然,特定财务比率的变化和绩效的提高取决于企业的发展战略(包括研发战略)如何演变,以及未来行业竞争等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
结束。
600学习网 » 三家头部AI企业财报对比-600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