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IC智慧出行论坛上的圆桌激辩:高阶无人驾驶普及还有多远?-600学习网
600学习网终身会员188,所有资源无秘无压缩-购买会员
近日,由董浩岚生和”Auto Byte”联合主办的”WAIC智能旅游论坛”在上海世博展览馆举行。此次论坛不仅得到了华为汽车云.高通.福特等行业巨头的支持,也得到了快速崛起的自动驾驶第一梯队的响应,如雨石科技.英驰科技和AutoX。
许多行业重量级人士的参与使论坛成为2021世界人工智能会议相关领域最有趣的论坛之一。在所有行业领导者的参与下,本次智能旅游论坛的主题涉及数据学习.芯片.云模拟培训.C-V2X以及整车软硬件。
在圆桌讨论会上,所有顶级技术专家和行业重量级嘉宾都引发了”自动驾驶路线的辩论”,这使得自动驾驶面临的”成本.普及.商业化”等路径问题集中在桌面上。
数据是自动驾驶的基础
自动驾驶还远没有普及。最根本的原因是,该技术尚未达到在任何天气和条件下均可驾驶的最高水平L5。自动驾驶的场景太多太复杂。目前的计算机算法无法满足要求,工程师无法提前预测。他们只能依靠积累大量数据来训练算法以适应不同的场景。
场景无处不在,有各种各样的可能姓,其复杂姓可以与天空中的星星媲美。所有自动驾驶车辆都需要面对一些不可预见的情况。没有一个完美的自动驾驶系统可以应对所有情况。自动驾驶最重要的部分是收集数据。多少数据可以实现自动驾驶?”这个问题没有统一的答案。
在圆桌讨论中,华为智能车云服务首席技术官于杰从数据的角度进行了讨论,表示对于实现全场景自动驾驶所需的数据量没有统一的答案。
“我们对数据积累的追求是无止境的,我们应该不断提高我们的能力。”于杰还提出,”我们还应该强调数据的有效姓。如果我们在封闭的公园里继续转弯,我们可以积累很多里程,但在其他情况下外出可能会无效。”
这种观点得到了其他嘉宾的一致同意,即我们必须积累有效的数据。
AutoX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肖建雄表示同意,”业内人士通常认为数据越多越好。事实上,有一个前提条件是数据越有效越好。此外,数据越有效,越好。”
与此同时,肖建雄表示,在拥有大量数据之后,如何分析和学习是一个更大的问题。”例如,我们正在进行无人驾驶,包括激光雷达和毫米波雷达。如此大量的数据可能每小时产生超过1TB的数据,这是有效数据。”
肖建雄做了一组简单的计算:每辆车每小时的发电量超过1TB。假设你每天跑10个小时,一辆车有10TB的数据。如果你有数百辆汽车,那么你每天有将近1PB的数据。这些数据需要在机器学习之前进行注释,没有任何公司能够注释如此庞大的数据。”我看不到世界上有任何公司敢于宣称已经标记了1PB的数据,而1PB数据只是数百辆汽车每天运行10小时的数据。”
无人驾驶何时真正流行
在谈到自动驾驶水平的发展路线时,盈车科技首席技术官杨瑞刚认可了L3-L5的逐步迭代。首先,他认为机器成为L3.L4和L5自动驾驶车辆的驱动主体,在软件架构.传感器配置和对车辆底盘的要求方面没有本质区别。
此外,如果车辆配备了全套传感器并具有足够的360°全图像数据记录
杨瑞刚对普及自动驾驶的认识是5-10年。他说:”高级自动驾驶现在已经可用,纯无人驾驶矿车卡在澳大利亚已经开了三到五年了。如果我们想受欢迎,我们都可以感受到。无论从技术角度还是从法律角度来看,我个人认为至少需要5-10年才能真正感觉到这辆车将成为一个大玩具。”
新能源汽车已成为一大趋势,自动驾驶必将成为未来汽车企业不可或缺的技术之一。从目前销售的量产汽车来看,特斯拉已经达到了L2水平,已经超过了所谓的L2.5。它也是目前市场上最自主的车型之一。然而,要实现真正的无人驾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L4级以上的自动驾驶似乎就在我们面前,但离我们很远。
600学习网 » WAIC智慧出行论坛上的圆桌激辩:高阶无人驾驶普及还有多远?-600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