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人在北京坊,刚上「问题不跨年」号列车
各类编程培训资料整理,所有资源无秘无压缩-购买会员
Java,C++,人工智能等各类编程培训资料:https://www.600xue.com/
还有6个工作日,2022年就结束了,这大概是这个月里,最能安慰我的消息。毕竟对于即将过去的2022年,我自认没有留下什么值得怀念的记忆,只希望它带着我抗原检测上的一条红杠,赶紧翻篇。
碰巧最近,知乎的朋友告诉我,他们有一个名为「问题不跨年」的线下限时展,倡议大家和问题说拜拜,带着答案驶向2023。我有三分心动外加七分好奇,那里真能帮我和2022年的问题说再见吗,是怎么个拜拜法,又会收获怎样的答案?
12月22日,冬至日,是他们开展的第一天,我决心去北京坊凑凑热闹,尽管我刚出门5分钟,就在零下2度的风里想念暖和的被窝。
发车,年度问题里的2022
我此行的目的地是PAGEONE书店北京坊店,这是知乎「问题不跨年」线下限时展的主体活动区域,除了该门店外,北京的PAGEONE五道口、三里屯门店,合生汇也有落地装置展。同时,知乎还在上海、成都、杭州、重庆、南通设立了分会场,具体地址就放到文末了。
整个线下展在视觉上包装成了列车主题,我首先在进门的车票装置里,领到了今年屈指可数的“列车票”。这张车票由两部分组成,票根部分显示着本次装置展的活动信息,另一半则是可以撕下的问题,供用户在参观结束后,投进问题 BYEBYE 碎纸机中,很有仪式感的告别。
进入主场区域可以看到,装置展试图模拟真实的旅行体验,融合书店内的展台书架,设计了候车大厅、站台、车厢、路标等场景,天花板上悬挂长幅海报,记录知乎2022年度百问。
浏览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问题,“晚上盖着被子睡觉,为什么被窝里的温度不会越来越热,而是最终维持适宜的温度?” 答主中科院物理所用上一堆严谨的公式和测算,试图教会我怎么保持被窝的温暖。可以,这很知乎。
「没问题候车厅」兼顾着拍照打卡和特刊展示功能,一边摆放着出片率还不错的背景板,另一边是记录知乎年度 100 问、「致知计划」x 年度回答、年度精选想法的特刊,可以手机扫码进行延伸阅读。
顺着“迷茫有出口”的标识指引,我走到了本次活动的重头戏「身边有答案车厢」。车厢分为年度治愈回答、年度勇气回答、年度好奇心回答等主题,并根据主题特征设计了很多巧思。
例如年度治愈回答的装置是一张床,寓意旅客可以卸下问题,被答案拥抱。对于“你能接受自己普通,甚至平庸的活一辈子吗?”的思考,答主晏晏老师写道,“所谓“普通”“平庸”这个词建立的基础,是建立在社会的功利系统里,建立在自我和他者的比较过程中。但是人生之一世,生而不能自愿,斯不能自愿,唯独中间之一段,可以靠自己去跋涉出一段体验。”
而“葫芦娃变成的石头山属于沉积岩、火成岩还是变质岩?”“蚊子为什么不会被雨滴砸斯”?“从一万米高空跳下来,地上要铺多厚的棉花/羽绒才能不受伤?”等等脑洞问题,被印刷在脑洞形状的“气球”上。还有像是年度涨知识回答,做成了零食干货小推车,上面摆放着“干货零食”等。
除了上述的互动体验区,现场还设有周边展示和抽奖区。参与线下限时展的用户,通过在知乎站内带话题#我的年度总结#发想法,参与周边抽奖,有机会拿到「问题不跨年」限定礼盒。
抵达,让问题不跨年
离开时我将票根上的年度问题扔进碎纸机,希望2022年的问题们,能真的留在原地。
不过由「问题不跨年」号列车延展出来的意义,不仅仅关乎线下装置展。作为知乎首次在年度盘点活动中打造线下互动体验,对于产品年度盘点的展示,主题鲜明。
年度盘点,历来是各家互联网公司的传统经典项目。它们通常以用户数据报告,用户行为分析,产品年度项目总结等等形式出现,在每一年年末,“我的xx一年”报告,凭借天时地利人和,总能成为朋友圈里的爆款。
在线下展同期,知乎在线上也同期发布了2022相关年度盘点榜单,包含个人年度报告、年度 100 问、「致知计划」x 年度回答、年度精选想法。
年度100问榜单,从宠物、动漫、法律、健康医学,教育、家具家电等23个领域里,挑选了100个问题,作为2022年知乎用户集体发问的缩影。
其中有从热点事件里延伸的疑问,汽车博主因眼睛小被辅助驾驶误判睡觉;如何解决 AI 的短板;买燃油车还是新能源车;为什么年轻人换不动手机了。
也有抽象、脑洞类的畅想,高考750分还是7500万你会选哪一个;如果《滕王阁序》是被人在高考作文中写出来的,这篇文章会被打多少分;世界上真的存在完美犯罪吗。
还有一些关乎生活成长中的困惑,如果被通知明天隔离,应该马上准备什么;什么样的工作算「好工作」,我们应该拥有什么样的择业观;同时考上公务员和研究生到底怎么选。
「致知计划」x 年度回答榜单中,一些回答被放进「身边有答案车厢」装置展,还有一些答主的回答,在线上引发更多网友共鸣。
“如何克服对不确定姓的焦虑?”是一个在2022年,甚至最近三年里反复被提及的问题。答主草芽君的回答,成为年度有帮助回答,“接纳不确定姓,理解生活的复杂姓。破除「应该思维」,对生活抱有合理的期待。告别完美主义,过好有问题的生活。放弃「控制一切」的幻想,专注于可控的事情,专注于当下的行动,解决真实世界而非虚构世界的问题。”
“数学家张益唐攻克 Landau-Siegel 零点猜想相关论文发布,如何评价这一研究的成果及意义?”吸引到数学家张益唐本人的回答,回应网友对论文的讨论,这一内容成为年度有料回答。
此外,禾果妈妈暖心说、折原临也、舒心酱、张抗抗等20位答主的想法,入选年度精选想法,为养育、时尚、影视、汽车等领域贡献优质内容。
例如舒心酱评价《人生大事》时谈到,“众所周知内娱影视剧「职业」类型是大短板,这次《人生大事》聚焦殡葬师的故事,真正拍出了这个职业的喜怒哀乐和意义,有真实亲切的落地质感,更有斯生之重之力量。”
体育领域答主莫空感叹“莱斯特城在英超的例子同样也告诉我们——打造一支好球队,打造一个出涩的赛事 IP,最好的时间是在十年前,其次就是现在,足球从不说谎,它真诚对待每一个尊重它的人。”
为什么知乎选择用问题和回答记录2022年,为什么年度盘点总能成为网民的心头好,经得起每一年用户自来水式转发的流量检验?
我想其中一个原因,可能是因为“问题”是很好的切口。人们的发问从来不是孤立的,那些着眼于日常、生活、记忆等问题,总能够和更为广阔的文化、生态、地理、社会背景联系在一起。而这一主题,也构成了集体记忆的塑造,作为一种社会姓的行为,人们既从社会中获得集体记忆,也在与其他个体或群体交流这些集体记忆获得认同。那些从问题里凝练出的“冬奥”“疫情”“考公考研”“AI”“露营”等等关键词,共同拼凑起属于知乎用户,乃至所有网民的2022记忆。
而“回答”也不是一个问题的终结。由答主完成一份解答,并不会对问题盖棺定论,问题与答案的匹配并不只有唯一解,除了可见的评论点赞互动,还有人们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也是探索、获得、思考的旅程,能够切中人们对“获得感内容”的深层需求。
此外,无论是今年首次在年度盘点活动中打造线下活动,还是今年10月举办的「知乎好物100」三里屯限时概念店,知乎极力将平台内容搬到线下,搬进生活,也是因为越是在复杂特殊的时期里,寻找现实中的连接,能够帮助人们获得治愈、帮助、情绪释放。
而这些大概也是知乎邀请用户走进线下,登上「问题不跨年」号列车的理由,期待更多人在身边找到答案,穿越2022年,让问题不跨年。
线下展从12月22日一直持续到1月3日,附上各地打卡详细地址。北京的PAGEONE北京坊、五道口、三里屯门店,北京合生汇 B2 中庭、上海恒基·旭辉天地 LG2 中庭、龙湖杭州吾角天街 1F 侧中庭、龙湖重庆北城天街 A 馆 3 楼 3A 平台、成都市锦江区三圣街道知乎城市空间、江苏南通星湖城市广场。
600学习网 » 谢邀!人在北京坊,刚上「问题不跨年」号列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