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最牛可乐宣布破产!误传消息背后,复出之路太坎坷
各类编程培训资料整理,所有资源无秘无压缩-购买会员
Java,C++,人工智能等各类编程培训资料:https://www.600xue.com/
来源 深蓝财经
撰文 吴瑞馨
70、80后的童年回忆,没了?
今天上午,#天府可乐宣布破产#的消息突然冲上微博热搜。内容显示,2022年12月29日,重庆第五中级人民法院发布了中国天府可乐集团公司(重庆)的破产清算的公告。
消息一出,引发不少网友的关注。有网友感叹“没想到在破产了才知道(这一品牌)”;也有网友无奈道,“一直在买,但还是杯水车薪,没能挽救它”;还有网友唏嘘,“可乐这片江湖,终究还是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的天下”。
虽然随后又媒体澄清,此次清算的天府可乐集团公司,早已不再拥有天府可乐品牌。只是重庆轻纺控股(集团)公司推进国企改革,处理低效无效资产的举措,并不涉及天府可乐品牌、商标等内容。天府可乐品牌目前归天府可乐(重庆)饮品有限公司所有,在正常生产销售中。但这背后,却是国资完全退出天府可乐。
在近几年国潮饮品卷土归来之际,曾经的一度占据市场75%份额的“一代名饮”天府可乐,却接连发生返市失败、混改变革、国资完全退出。天府可乐,还能再次崛起吗?
1
一路下行的天府可乐:
返市失败、混改变革、国资完全退出
中国天府可乐集团公司(重庆)(以下简称“天府可乐集团”)宣布破产,其实早有迹象。
2016年,从外资手中拿回配方和商标的天府可乐,终于正式复出。但是复出之后,业绩一直不佳。
据《重庆商报》报道,2016年,天府可乐系列饮料生产总量995684箱,销售额为3818万元,利润亏损1387万元;2017年产量705382箱,销售额3196万元,利润亏损1695万元。
开局不利,为了扭转局面,2018年,天府可乐集团全资母公司重庆轻纺集团实行混合制改革。次年,天府可乐集团公司列入了重庆国资委混改试点企业,成立了混改公司——天府可乐(重庆)饮品公司,完善了公司的组织架构,正式结束了品牌和运营分离的混乱局面,设计了全新的销售渠道通路。彼时,天府可乐还宣布了新的10年战略目标规划,并计划逐渐与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形成“三分天下”的格局。
但最终改革还是没有得到预期。2021年,天府可乐(重庆)饮品公司营收1651.87万元,净利润-1832.47万元;2022年1至5月,营收932.55万元,净利润-407.22万元。
无力扭转颓势,重庆国资最终选择了彻底退出天府可乐。
据天眼查显示,从去年5月24日开始,天府可乐集团就已经开始申请破产重整了。据2022年7月12日的裁定书显示,天府可乐集团以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且明显缺乏清偿能力为由,向法院申请破产清算。截至2022年4月30日,其资产总计264万余元,负债总计约3367万。
表面上看起来,天府可乐集团提交的负债表中,账面负债确实大于资产,但目前登记在企业名下的财产权属可能存在争议,资产状况不能确定,并且负债方面,天府可乐集团现有证据不足以证明其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并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或明显缺乏清偿能力,最终,法院对天府可乐集团的破产清算申请不予受理。
随后,在2022年7月,重庆产权交易网发布了《天府可乐(重庆)饮品有限公司11.8784%股权》项目公告。天府可乐集团背后的母公司——重庆轻纺控股集团拟以1012.11万元低价,转让其持有的天府可乐(重庆)11.8784%股权。
据公告显示,当时天府可乐(重庆)饮品公司的大股东为唐德江,持股88.1216%,重庆轻纺控股集团持有11.8784%。也就是说,当这次股权转让后,重庆国资已经完全退出天府可乐(重庆)。
据天眼查显示,最终,这部分股权被海南广恩科技有限公司收入囊中。但透过股权穿透发现,海南广恩科技背后的实控人,正是天府可乐(重庆)的大股东唐德江。
2022年12月9日,重庆轻纺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又向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提交了中国天府可乐集团公的破产清算申请。短短三个月,天府可乐集团的资产就从264万余元急速缩水到了57万余元,负债总计达到了3135万余元。这一次,法院受理了破产清算的申请。
但此时,天府可乐品牌、商标等内容,早已经归属于天府可乐(重庆),而在去年7月的股权转让后,也彻底和重庆国资没有了关系。
2
“一代名饮”败于外资并购
虽然天府可乐集团的破产清算不会对天府可乐品牌产生任何影响,但是国资的完全退出,也意味着,属于老“天府可乐”的时代,彻底过去了。
作为“一代名饮”,天府可乐曾代表了一个时代的辉煌。1953年,崂山可乐诞生,拉开了中国饮料业长达70年的国产可乐序幕。随后,其他品牌的可乐相继诞生,构筑了国产可乐的黄金时代。但真正称霸国内市场的国产可乐却是天府可乐。
天府可乐的配方诞生于1980年。当时的重庆饮料厂(天府集团前身)和四川省中药研究所花了三年时间,以中药白芍替代了人工咖啡因,成为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国产可乐。诞生之后,天府可乐在极短的时间内,获得了广泛认可。1985年,天府可乐被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定位国宴饮料,成为“一代名饮”。在鼎盛时期,天府可乐在全中国建有108家联营厂,占据了中国可乐市场75%的市场份额,年销量高达20多万吨,利税超过7000万。
据当时《重庆晨报》报道:
“1985年到1988年期间,天府可乐在全国供不应求,来拉天府可乐的货车从重庆饮料厂区门口排到一公里外的袁家岗,易拉罐投产后,各地经销商追着要批条要天府可乐,各个车间24小时三班倒地生产。”
天府可乐还一度将业务开展到了国外。在莫斯科建灌装厂,日本风间株式会社主动代理,还在美国世贸大厦开公司,一举打入可乐鼻祖的美国市场。一时风头无两。
但到了上世纪90年代,情况急转直下,外资巨头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借助资本力量并购了天府可乐在内的七家国产饮料厂。
1994年1月18日,百事可乐与天府可乐签订合资协议并控股60%,合作达成的限定条件是,天府可乐的年生产销售不得低于总产量的50%。但在合作之后,天府可乐在合资公司总饮料产量的份额却逐年下降,从74%降至51%,再降到21%,最后直接不到1%,在市场终端几乎消失了踪影。
2006年,已经持续亏损12年的天府可乐,不得不将在合资公司持有的所有股权以1.3亿元的价格出售给百事公司。至此,天府可乐丢城失地,一代名饮、名存实亡。
3
天府可乐,何去何从?
回望去年,天府可乐还在贵阳的经销商大会上放言:
力争在10年内达到10个亿以上,年产量为30-50万吨。
但如今,国资退出,民企掌控的天府可乐,能实现这个目标吗?单单从2021年超过营收总额的亏损来看,就不太能让人能信服。
在市场上消失了近20年,如今饮料市场早已变得更加激烈。仅在“国潮”赛道,天府可乐就很难比得过同样回归的其他老牌国产汽水。
在北冰洋和天府可乐之后,曾经的“八大汽水厂”中的八王寺、崂山可乐、山海关、亚洲汽水的商标和配方也陆续回到了原公司手中。近年来,它们就着国潮和“情怀”卷土重来,重新打入碳酸饮料市场。
西安冰峰在2021年7月开启了IPO之路,虽然在去年5月撤回了材料,但是给老牌国产汽水的复出,添上了浓墨淡彩的一笔;北京的北冰洋不仅一口气发布了13款品牌,还玩起了“跨界联名”;武汉汉口二厂也靠着复古和高颜值的外观设计,走红社交媒体,成了妥妥的“网红品牌”。
前身是内蒙古八一饮料厂的大窑汽水,更是其中翘楚,牵手知名营销公司“华与华”,签下“战狼”吴京代言,在2021年,创下了30亿的销量,超过了“水茅”农夫山泉2021年旗下果汁饮料的营收。
而在可乐赛道,面前不仅有可口可乐、百事可乐两大国际巨头,还有不少最近回归的国产品牌。如2021年宣布回归娃哈哈的“非常可乐”,还有在地方陆续复苏的崂山可乐、银梅可乐。此外,近年来靠着“0糖”走红的元气森林,也在去年推出了可乐味气泡水。
要想夺回曾经失去的20年,天府可乐还要很多硬骨头要啃。
600学习网 » 国产最牛可乐宣布破产!误传消息背后,复出之路太坎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