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果园:四次递交IPO申请,成功登陆港股,首日大涨20%
各类编程培训资料整理,所有资源无秘无压缩-购买会员
Java,C++,人工智能等各类编程培训资料:https://www.600xue.com/
1月16日,“中国水果连锁零售第一股”——百果园终于在千呼万唤之后,成功登陆港股。这家成立于2001年,至今刚好21个年头的水果零售企业,拥有国内水果行业最大的分销网络,最近3年在疫情反复、社区团购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大环境里、实体经济承受重大压力的情况下,逆势扩张线下门店多达1000家以上。除了逐年陆续上涨的业绩外,全面在线下和各个线上平台“四处开花”,在2022年上半年取得营业收入59.15亿元的亮眼业绩,同比增长7%;经调整净利润为2.05亿元,同比增长34%。
上市首日股价刚发行就获得涨幅7.14%的积极响应,总市值来到94.74亿港元,其后更是一举冲破100.42亿港元的纪录,成为港股“中国水果连锁零售第一股”,在资本界和市场都引起高度关注。然而,不为人知的是,百果园的上市之路并不平坦,良好的业绩背后,也有鲜为人知的坎坷。
01、历时3年,先后四次递交IPO申请
百果园冲击“中国水果连锁零售第一股”的纪录,最早可以追溯到2020年6月。其时的百果园第一次向证监会提交了境外IPO申请,计划通过香港上市,但在申请后突然改向A股创业板发起上市冲击,此次上市半途而废。如果算上前后总的申请次数,历时3年、四次申请,方有如今的成功IPO,一举摘下“中国水果连锁零售第一股”的头衔。
从屡次递交的招股书中不难看出,百果园近3年的业绩都处于稳定的增长势头中,但冲击股市失利的原因,居然是因为在审核过程中,暗访人员在对门店的调查中,发现个别门店存在有违经营的质量事件,比如售卖过期水果、以冒充次等,事件引起顾客的一片质疑,这也直接导致了百果园冲击IPO失败。
02、80%以上的收入靠门店
但凡是走连锁和加盟模式的品牌,无论是哪一个行业,都难逃门店质量事件的“翻车”,许多品牌如此,百果园也难逃例外。不过,事情都有正反两面,3年四次IPO申请,第一次原本已经通过港交所审核,偏偏百果园最后改向冲击A股,才使得上市功亏一篑,颇有“自掘坟墓”的闹剧。
在第一次上市申请失败后,其后的百果园却因为门店质量事件再次折戟,但不容忽视的是,从屡次的招股申请中可以看出,以加盟费8.5万元起步,连续四年以来,80%以上的营业收入都来自线下门店。更让人意外的是,与其他行业的加盟商大多来自代理商不同,百果园的加盟商基本都是公司原来的客户,这一种组织结构,无论在哪个行业,都极为罕见。
03、百果园只卖水果?
外界在以往的认知中,大部分人似乎只看到店内都是单一的水果销售,并未其他业务,但事实上,除了水果,许多与水果有关的水果制品,也是该品牌经营的供应范围。包括在2020年推出的新业务中,一些日常生活中所能用到的生鲜食品,都可以在店内清晰的看到,百果园不止卖水果,也卖其他。
除了店内可以看到其他的日常生活消耗品都在售,百果园还在多年的经营中逐步打造出一条以水果种植、流通、销售、服务为一体的“水果全产业链”,不仅跨度极大,而且在重资产的同时,对标准化管控极为严格。早在2005年开始,百果园就普遍使用大数据、互联网手段渗透到各个流通环节,精心布局,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200余个水果特约供货基地,从源头狠抓品控,构建了以水果为中心的整条价值链体系,打通线上线下多样化场景消费模式,为顾客提供更加灵活便利的购买渠道。
更让人大跌眼镜的是,百果园除了以水果为核心的销售体系,还积极在各个领域广泛投资,总计跨界了上百家公司,开拓了水果销售之外的其他业绩增长点,触角之广、跨度之大,委实令人惊叹。
结语:业界对于百果园的成功上市各有说辞,褒贬不一,但只有始终如一的坚持,才有上市带来的高光和飞跃式发展,这一点毋庸置疑。而且甚少有人探究的,则是“中国水果连锁零售第一股”成功登陆港股,首日大涨20%背后的秘密。百果园很早就在私域布局,多年来围绕顾客打造的一系列的购物体系,为顾客创造更好的消费体验,强调高品质,才有如今的水果行业典范,不止是“高价”、“高端”的代名词,也是品控中佼佼者,这才是领跑行业、做到极致的秘密所在。
600学习网 » 百果园:四次递交IPO申请,成功登陆港股,首日大涨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