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程的 “春天” 终于来了,只是股价抢跑太快
各类编程培训资料整理,所有资源无秘无压缩-购买会员
Java,C++,人工智能等各类编程培训资料:https://www.600xue.com/
携程这两天公布了四季度的财报。尤其今年四季度疫情极致 “躺平” 和极致 “站立” 的政策两重天,观察收入的意义不大。
这次财报的只看两大关键信息:
1)经过几年的极致生存考验,携程当前的经营效率对应接下来的收入放大,到底有多少额外的利润率提升空间。这个问题一定程度上,可以从四季度携程的控费水平上找到一定的端倪;
2)疫后修复的进度走到哪里了?尤其毛利率贡献更高的国际业务(含出境 + 纯海外),以及国内高端酒店的恢复情况如何?
1)控费能力
在第一个问题上,携程四季度收入和利润都稍超市场预期了一点点,收入 50 亿,超市场预期了大约一亿多,特殊时期,多一亿少一亿的,其实只能说是误差范围内。
主要还是控费上,给人了足够的信心:毛利率水平比预期高(高一个百分点),而费用率水平比预期低(低接近三个百分点)。
这个给人的信心在于,后续随着收入的快速修复,疫情中充分瘦身的携程,各个业务单元都可以实现更高的经营效率和更高的利润率水平,且公司在之后的电话会中确实了传达了同样的信号。
也因为这样,携程调整的净利润(Non-GAAP)四季度不是市场预期的负数,而是 5 亿正利润。顺便提一下,公司 GAAP 下 20 亿 + 的净利润主要是因为与主营无关的投资浮动收益等带来,关注意义不大。主营业务的利润应利润是-2.4 亿,对比市场预期是-5 亿。
2)业务修复进度:
第二个问题的答案不是在财报业绩公告中,而是在会后的电话会当中(会议纪要请点击)。
综合携程电话会,海豚君认为就当前恢复程度而言,表现较好的是交通出行板块,出境游在机票供给恢复到 2019 年 20% 的水平下,预定已经恢复到疫情前 40% 以上。后续取决于日韩作为出境目的地的开放速度,出境游(尤其是机票方面),今年有希望显著超过 2019 年同期水平。
3)增量进展:
另外代表疫情这几年真正增量的业务——Trip.com 业务上,机票预定增长也非常快,12 月宣布放开后是 200%,目前达到了 300% 以上。酒店业务由于本地化库存仍然较弱,恢复比机票慢一些。
另外一个关键业务,国内的住宿预订上,主要信息是长途旅行预订量强劲回升、已超过 2019 年疫情前酒店预订水平,只是由于低端酒店间夜量占比提升,ADR 还没有恢复到可比水平。
4)浅谈估值:
以上这三个问题分别代表着影响疫后新携程的三大估值点:
1)利润率端是否能再上台阶,比如说从之前的 20% 的水平,升至 25%-30% 的长期目标水平;
2)疫情修复中伴随报复姓出行娱乐消费,原有的业务盘子有多大的上行弹姓;
3)逻辑走完之后,通过这几年的寒冬蛰伏和耕耘,增量盘(主要是纯海外业务)能带来多少新增的收入增长。
当前市场对携程演绎的估值逻辑,主要是三方面:1)疫情中的供给侧清退 + 疫后的报复姓消费,让存活下来且行业地位依旧的公司更有获取更大短期收入弹姓;2)疫情中增量市场的开拓,可以带来额外的估值想象空间;3)过去几年的降本提效可以为携程带来更高的经营利润;
携程目前估值接近 250 亿美金,股价已接近疫情水牛时候的高点,这里面已经完全打入了修复的逻辑和降本提效的逻辑,海豚君在明显乐观的估计下,测算今年有 100 亿人民币的经营利润(2019 年同期是 50 亿),净利润 85 亿,按照 25 倍的 PE,估值也就 300 亿美金,相比当前公司 240-250 亿美金的市值空间已经不大。
不过,目前国内出游(特别是跨境游)还处于复苏初期,后续在业绩快速复苏阶段,市场情绪高涨时,公司的股价有可能显著突破海豚君 300 亿美元的估值测算。
但换句话说,当估值走到 300 亿以上是,就逐步脱离了业绩能支撑的范畴,进入了情绪区间。而中长期来看,公司价值进一步的上行恐怕需要看到增量业务上——如海外 Trip.com 上有可观的增长。
– END –
本文为海豚投研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获得开白授权。
600学习网 » 携程的 “春天” 终于来了,只是股价抢跑太快